第357章
刘邦围城之际,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劝降了南阳郡守,封他为殷侯,还让他继续留守南阳。】
刘邦:“先礼后兵嘛!朕也是懂的,况且彼时朕手下的将士们也不多,若是能够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群臣纷纷表示附和。
【刘邦这一招效果很明显,沿途的郡县根本没有想到刘邦的起义军会来,于是防守松懈,但刘邦的起义军来了,他们又听说刘邦非常仁义。
相比之下,项羽的军队真是一旦过境,就如同蝗虫级别似的,寸草不生。
在同行的衬托下,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时代下,“仁义”二字便极为珍贵,大秦大势已去,诸侯重登历史舞台,百姓自然非常聪明地给自己选择一位仁义、明智的君主,且刘邦的年龄真的是非常具有欺骗性,他的“长者”人设更是为他的仁义加持不少。
而刘邦也没有崩人设,他对投降的官兵,一律优待,并给予赏赐,同时还命令将士们严守军纪,不得抢掠扰民。
原本秦地的百姓都非常高兴,纷纷欢迎刘邦大军的到来,于是刘邦一路绿灯,很快便迂回到了武关城。
武关就像是关中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邦如果拿下了武关,他进军咸阳便指日可待。
武关告急,秦朝得知后立刻派兵阻拦,但在这时,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向项羽投降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关中,传到了天下皆知的地步。
秦军将士人心惶惶,刘邦接着在蓝田南面大败秦军,又乘胜追击,在蓝田北面将秦军彻底消灭。随后,刘邦引军霸上,终于来到了咸阳城脚下。
此时,咸阳已经是刘邦的囊中之物了。
对于大秦王朝来说,这个时候赵高、胡亥都死了,秦王子婴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无法抵抗了,于是驾着白马,身穿白衣,拿着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前来投降。
至此,秦朝灭亡。】
第165章
【刘邦兵不血刃,进了咸阳城。进城之后,诸将中有人主张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