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娄敬人微言轻,但好在这个时候张良发话了,他率先出来同意娄敬的提议。张良非常清楚刘邦的心思,他一直希望中央皇权集中,把天下控制在刘姓宗室的手上。
张良便开始一一分析,说洛阳虽然是非常好,但作为都城确实不好,四面环山,易攻难守,国家的都城怎么能够立于容易被攻陷的位置呢?
而关中则相反,易守难攻,更何况之前刘邦给关中的百姓留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群众基础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最终刘邦同意了迁都关中的提议。
但是关中这么大,到底迁都于关中的哪个位置呢?思来想去,关中咸阳宫还是寓意不够好,因为秦二世而亡,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在咸阳旁边的长安,长安后有八百里天府,前有函谷关,退可攻,进可守,是一个战略宝地。
所以最终大汉迁都到了长安,刘邦对娄敬的观感很不错,给予他厚赏赐,后来还赐予他刘姓,拜为郎中,号奉春君。
看看项羽和刘邦,这一件事上我们能够再一次地感受到这二人的区别。】
赵王张耳:……懂了懂了,迁都关中,迁都长安是板上钉钉的了。
其他诸侯王到底也不敢再开口试探、反驳。
刘邦眼神扫过身边的诸侯王,心下愉悦,迁都之事、将来收回封地之事都完美地解决了。
刘邦沉吟片刻后道:“原齐国人娄敬……此人能看到迁都之事的必要性,想必也是一个有能耐之人。”
他传令下去,将此人召至大汉王朝,为大汉效力。
【自打项羽杀了秦国二十万降卒之后,关中人民和项羽自然是势不两立了。
而刘邦因为前期的表现非常好,导致关中的百姓都希望刘邦能够留在关中,但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关中之地,项羽就是扔掉都不会给刘邦,所以关中百姓这个美好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
之后,项羽开始进行大肆分封各大诸侯,他一共将天下划分成十九块,分封了十九个国家,分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