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车请求赵国给他三万人马让他去侧面袭击汉军的辎重,并再次建议道,赵国则深沟高垒,不与出战,如此下来,汉军进退不得,又缺少粮食,不出十天,韩信、张耳的人头必将送到赵国来。
李左车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他真是不愧为李牧的后代啊!虽然他还是比不上韩信,但他是少数可以与韩信一较高下的名将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他的名言名句。
他的建议在思路上是正确,行动上也是可行的,但是很遗憾,陈余没有认同他的观点。
陈余认为拥有十倍的兵力就可以实施包围,一倍的兵力就可以堂堂正正一战,韩信如今虽然号称五万,但撑死了也就数千人!】
韩信:???
我明明率领就是数万大军,怎么到陈余嘴里就只有数千人了呢?
刘邦与群臣也是一脸莫名……
【我们常说,有时候战场一个信息就能决定战争的成败,所以信息真的很重要啊!
信息战一定要打啊,不说韩信,历来在历史上有名望的大将对这一点都是十分看重的,有的甚至亲自带领着前锋哨兵侦查地形,探测敌情!
所以,赵余,你这是搞什么啊,谁告诉你,韩信只有几千人的啊!
思来想去,只有这一种解释,那就是陈余是觉得汉军在攻打魏国和代国的时候虽然胜利了,但是他自我猜测,汉军应该也死了和魏国、代国差不多的士兵,所以他一算,哎……这可不就剩几千人了吗?
但是他不知道,人家韩信打的是回血战啊,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啊!
总之,陈余就是认定韩信的兵力只有几千人,但赵国的军队可是有十万!韩信胆敢千里迢迢来偷袭赵国,这就是自投罗网。
陈余在那一刻仿佛“宋襄公附体”“迷之自信”,他认为汉军长途跋涉而来,此时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而且他还觉得自己是仁义之师,这个时候就需要堂堂正正地打败对方,搓搓对方的锐气,而不应该采用阴谋诡计来得胜,否则以后别的国家将会认为他们赵国是胆怯之国,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人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