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他不敢!为什么呢,老乡、认识又怎么样,想当初李轶还是他宛城起兵的元老级好友呢,后来呢,还不是照样为了利益和他撇清关系,甚至还出谋策划害死了他的哥哥刘縯。所以刘秀一开始是真的忐忑的。
而任光呢,他相貌堂堂、为人忠厚,最初是被推举到乡里做官,他在乡里干得不错,所以又被推举到郡里的衙门做事。
当初刘秀的大哥刘縯攻打宛城的时候,任光还在郡内的县衙做事,听说汉军攻破了宛城,任光就准备往外逃跑。
可是往外跑的时候被几个汉军的士兵撞见了,汉军士兵们一看他身上穿的衣服非常不错,就想扒下来穿在自己的身上。
按照常人的想法,衣服给就给了,主要不伤人害命就行了,但任光不同意,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非常要体面的人,他宁可穿着衣服死,也不愿意被人脱得光溜溜的。】
刘秀:“正因为任光是这样注重礼节的人,所以对待别人曾经施以的援手,他才会深刻地铭记于心,无论到了何种境地,他都不会忘记,且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回报。”
邓禹赞道:“君子高风亮节、以德报德。”
【汉军士兵们见任光这般不识时务,就几个人围上去,撕扯着任光。
这时候光禄勋刘赐刚好从那里路过,刘赐也是南阳的汉室子弟,他当时是跟着刘秀的大哥刘縯做事的,后来刘縯死后,他又称为了更始帝刘玄的大司徒,再后来他又跟着刘秀了……
不过这在当时都是后话了,就说刘赐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见任光到了这般境地还在护着自己的衣服,这体现了古代士大夫身上的那种尊严。
一个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刘赐认为这人是可造之材,于是就救了任光,之后任光就跟着刘赐了。
后来的昆阳之战,任光也是有参与的,他被拜为了偏将军,等到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时,他又被任命为信都郡的太守。
因此在如此奉行士大夫准则的任光心里,南阳宗室子弟对他是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的。
正是由此,在河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