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宦官乱政?
刘秀眼神微微一动,宦官乱政是他极为不理解的,但此时他好像蓦然明白了什么……
【从东汉后期开始,外戚、宦官开始轮流执掌政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正是因为东汉前期地方豪强,联姻产生的外戚一直存在。
等到中后期的皇帝没有一个能像刘秀这么出色,他们没能够摁住这帮龟孙子,所以他们迅速进入朝政中心,把持朝政。
当任的皇帝一琢磨,地方豪强、累世公卿都不是自己人,外戚上舅舅、外公意图控制他这个外甥、外孙,进而掌控刘家的天下,自己的老娘(太后)也是娘家人,不可信!不可信!
在皇宫内,手段稚嫩、孤立无援的皇帝左看看,右看看,除了宫女就是太监。
嗯……这太监虽然缺个零件,但算半个男人吧,而且他们又不能有后代,是最趁手的兵器了……
于是皇帝就起用了宦官,将一部分权力交给了宦官,让他们出面和自己的舅舅、外公等等斗吧。
自桓帝刘志任用宦官消灭梁冀的外戚集团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由皇帝扶持起来的宦官却渐渐脱离了皇帝的掌控,成为了另外一股皇帝忌惮的力量。
他们直接垄断了士人的晋升之路,彻底断绝了有可能为皇帝做事的士人。
大批的儒生、太学生上进无门之后,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集团,他们是专门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力量。
因此,宦官、士大夫、贵族间权力斗争开始了,这便是党锢之争。
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争,但这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被残酷镇压。
后世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党锢之争伤了汉朝的根本,为之后的黄巾之乱和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汉桓帝,汉灵帝……
刘秀恨得咬牙切齿,“朕这两个子孙竟这般丢人,明明是为了压制外戚提拔的宦官,最后却让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