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浏览器能自动导航到百度的网站。
那个时候企业只需要注册一个.com结尾的域名,比如,用户就可以访问到这个域名下面的网站,然后就能体验到公司提供的服务,也就成为了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互联网泡沫又叫.com泡沫。
以上两点创新算是互联网的基石,发展了30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些协议和系统仅仅是修修补补,在安全和效率层面上有很多更新,本质的原理还是和多年前一样。
除了互联网的这些基础协议,个人电脑的普及,也对互联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电脑的诞生时间正好比互联网早十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水果和ibm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开始推出自己的个人电脑产品。
刚开始大部分的产品都是特别难用的,黑乎乎的界面,笨重丑陋的大机箱,纯文字界面,但是苹果在一九八四年发布的macintosh个人电脑,彻底颠覆了当时个人电脑糟糕的用户体验,图形化的界面,简洁的外观,流畅的操作系统,配合鼠标使用体验完爆当时其他的个人电脑,达到了艺术品的高度,成了当时家庭逼格的象征,买一个放家里倍儿有面子。苹果电脑在当时引领了个人电脑行业的潮流,推动其他的电脑公司做出更好的产品。
随着电脑和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价格逐渐降低,体验也在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电脑,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互联网连接的人多了,互联网的价值才能慢慢显现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场游戏即将开场!
时间来到一九九三年,此时个人电脑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都只是独立运作的软件。
比如一九八七年的图像处理软件imagemagick,是最早的能够新建、转化和修改本地图片的电脑工具软件,又比如mac上面非常经典的游戏《神秘》(myst),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这些软件的运行都是依托的是计算机芯片的计算能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一些辅助计算,但是没有用到网络,没有连接到其他的电脑。
互联网传输到计算机上面的数据,只是一串二进制代码,只有经过正确的解析之后才能使用,就好比菜市场买回的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