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九年一年,高通就涨了二十六倍,同样还有另外十二支股票涨了超过十倍,网络服务公司akamai第一天股价就涨了四倍,总之就是老大们吃肉,后边的小弟们喝汤,大家一起发财。
到了二零零零年,美股纳指指数公司的整体市盈率,已经到了200,比一九九一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时候的日经225指数,公司整体市盈率的80高了两倍不止,貌似大家都已经忘记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惨象,或者选择性无视了,公司赚不赚钱不要紧,股价涨起来就行。
上边是投资者的狂欢,下边是创业者的盛典,上游的钱像瀑布一样砸向这些公司。这些公司老板的脑袋也给砸晕了,开始忘记这些钱迟早要还给投资者的,开始毫无节制的放火烧钱。
首先高科技行业人才,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虽然很多公司的老板都是写代码出身的,但是这种脑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程序员。
那个时候互联网才发展了十年不到,市面上的程序员数量太少了,这些公司不得不奆薪招聘程序员,随随便便就开出8万美元、10万美元的年薪,用撒钱来形容毫不为过,要知道这可是新世纪前,二十年后美国湾区程序员的工资,起薪也就10万美元。
除了突破天际的工资,还有各种各样的奢侈的party,钱不是问题,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公司成立开个party,公司改名字开个party,项目启动开个party,产品上线开个party,当时的硅谷每周都要开20多个party,酒水饮料随便畅饮,甚至请明星过来唱歌,就连跟这些公司毫无关系的路人,都可以过来凑凑热闹,一个party轻轻松松花掉十几万美金
花钱无极限,员工工资和开party,其实都是花的小钱,搞过互联网的应该都知道,花钱的大头基本都在推广,想让别人用自己的产品,得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产品,每天都要花费巨资去打广告。
打广告的方式有很多,在当时无外乎电视广告、印刷广告(广告牌这种),或者体育赛事休息时间广告,这些都是当时比较主流的广告方式,可以想象当时在整个湾区,都是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的广告。
当时最牛的莫过于,这家卖宠物物品的垂类电商公司,开业第一年打广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