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并不怎么显眼,就连枣丘会盟时,他也是敬陪末座的那一个。彼时楚询和穆靖安都没留意到他,却不料郭薇一番操作,将西南之地的大势力都搅得天翻地覆。安诚便抓住了这个机会,靠着联姻与一方结盟,后来又侵吞了老丈人的家底,有了争霸一方的资本。
至去岁楚询称帝之后,已经占据西南的安诚便也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他倒没敢跟着称帝,却也称了王,自号秦王,听这名号就颇有些雄心壮志。
可惜,楚国朝堂并不承认这个“秦王”,甚至因为今年大军高歌猛进,朝堂上的主战派远远压过了议和派。以至于楚询拿出那份议和书,压根就没人当回事,更别说赞同了。
想要打着议和名号阴对手一把的楚询:“……”
小皇帝瞧着朝堂上侃侃而谈,详细分析着进军西南路线的某文臣,头疼的捏了捏额角。等人好不容易说完了,立刻使了个眼色给自己新培养的亲信臣子。
对方笃定的点点头,然后迈着自信的步子走到了殿中,一举笏板侃侃而谈:“陛下。方才周大人的提议,臣以为有些不妥。所谓兵贵神速,周大人的行军路线太保守也太拖拉了,臣以为该这样走……”巴拉巴拉巴拉,一条崭新的规划出现了。
满怀期待的楚询:“……”
是的,她承认,她的臣子们都很优秀,每一个都是能文能武的能臣。他们提出的建议虽然不如大将军私下与她说的周全,但都有可取之处。
可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啊,她手里的议和书到底有没有人看到啊?!
楚询头疼,楚询无奈,楚询第一次面对自己忠诚且能干的臣子感到深深地无力。然后一瞥眼,她就对上了忍笑忍的眼眸微弯的媳妇,顿时就跟着气笑了。
然后就因为她这一笑,让臣子们以为把握住了小皇帝那颗好战的心。以至于接下来的大半个月,大家都在商量怎么出兵,怎么尽快摆平西南,热情高涨到恨不得直接挥兵南下。至于议和什么的,根本没人记在心上,让楚询想提都没机会提。
直到拖拖拉拉大半个月过去,事情还没有个定论,这才有人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一直不松口的小皇帝或许另有打算,是大家会错了意。
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