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伤透了心,夏粮是勉强交上了,自家粮仓里是一粒米没剩,天干成这样,滴雨不下,眼看着下一茬的粮也要成泡影,这一家老小却是照样张着嘴,每天都需要吃饭。再这样下去,人不愁死,也要饿死。
可现在不同了。有了这亩产动辄千斤的番薯,庄稼人还用愁什么?除去跟李家张家换粮的番薯,一家老小就着番薯都能吃到来年开春时候。
而且听李家村消息灵通的人说,到明年开春,猎户李家还会有新的种子,叫什么苞谷的,也是高产好伺候的东西。一亩地只需要一斗左右的种儿,四五千株能有一两千斤的产量。得的苞谷棒子晒干了磨成粉,还能做成各种薄饼窝窝头,扛饿耐饥。虽说产量比不过番薯,耐不住人收的价格高。听李家村的人说,种得好的,三斗苞谷粒就能换两斗白大米,不比种番薯来得差。
现在张家村和李家村两个村的村民关系可比以前要好得多了,毕竟没人会跟白花花的大米过不去。猎户李家现在收什么,给的什么价钱是两个村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李妍年原本只是一心想给这些看天吃饭的淳朴农民指另一条生路,没想到阴差阳错,还间接促进了两个村的和谐和友谊。
看着两个村如今欣欣向荣,人人都面带喜色,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的蓬勃气象,李妍年不禁油然而生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不过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远行了大半年的徐子君终于搭着顾家的商船回来了。也是李妍年运气好,刚好这天大舅舅家中有事,黑豆让她到铺子里顶上,才刚好撞见了。
半年不见,徐子君已经从往日白面书生的斯文模样,一路奔着黝黑粗糙中年大叔一去不复返。第一眼见着胡须拉碴不修边幅的徐子君时,李妍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徐……子君?”
“是我。”
徐子君也知道自己如今是副什么模样,很是坦然地咧口笑道:“早知道东家会认不出我来,我一开始就该带着船上这些宝物跑路,也能富甲一方了。”
李妍年倒是很欣喜他如今的改变,从前的徐子君可以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最佳代言人,一开口就是他没错了,但现在,她所见到的这个糙汉子经历过了风雨和磨练,或者也经历过死亡的威胁,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是一种难以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