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自己穿过来还真是没挑好时间和地点,这要么是亡国后金人大肆南下烧杀抢掠,要么是属地王爷要趁乱举兵造反,自己果然还是直接出逃比较容易保住这条小命吧?
第一百五十章
李妍年的预感在这年冬天终于成了真。
先是大金以大宋协同作战不力为由,单方撕毁了两国之前就灭辽之后的利益分割协议。大宋官军辛苦了大半年,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不说,反而往里贴钱折命,贡给大金的岁币直接翻倍,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大宋征辽兵败的消息没过多久便四处传开了,就连李家村村民都晓得外头有这么一桩事,说起来个个都垂头丧气的,心疼这压在头上的赋税又涨了不少。
再接着便是各地流民举旗闹事,年前还只有几个乡县造反烧库房抢银子抢粮食,等这年一过,似乎各地豪强们也都看出来官军如今软疲无力,一改之前耐心等待的旁观状态,也纷纷举反旗占地为王。一时间,各地叛乱的州郡不计其数,惹得李妍年每次听完赵旭转述的邸报,都要担心害怕一场,生怕这叛乱的战火会烧到清水镇这边来。
对此赵旭倒是很坦然淡定,丝毫不见担心。连着杜家庄上的两个皇商大户,顾家和杜家也都毫无动静,每日该开门做生意还是一样照常营业,仿佛外头还是清平盛世,没有什么荒年流民,也没有什么悍匪强盗。
顾杜两家的异常表现让李妍年格外在意。
虽说如今杜家庄和清水镇上集中了之前逃荒过来的大批流民,更有顾杜两家在众人完成每日劳作之后,强制抽取壮丁结成乡勇定期操练,但这些人在李妍年看来,还只是闲散力量,看家护院或许还成,保卫一方水土就难说了,要是碰上不要命的造反流民……
李妍年不禁怀疑,逸王爷应该是有所部署的吧?否则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仍携着逸王妃涂氏安安心心地借居在顾家别庄上。要按常理推断,早在有叛逆出现的时候,他就应该回到自己的封地。毕竟是自己成王后多年居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