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皇甫嵩被免去了左车骑将军之职,此刻并没有在朝议中。
不过呢,朝中百官不知道,却不妨碍自行猜测。
他们的眼睛,在赵融的话语刚落下时,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中常侍张让和赵忠两人身上。
好嘛,这是常规操作。
有道是:小人幸,贤良远。
张让和赵忠两人,祸乱朝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之前随征黄巾的傅燮,本来就应该以功封侯,结果因为不迎合宦官就被阻止了;阎忠在战后弃官归隐,说不定就是这方面的关系。
比如说被张让等官宦索贿,不愿屈从,一怒之下就弃了官职归去。
天子刘宏闻言,脸色一顿。
他也隐隐猜到了一些,但扶植宦官分士人权柄,一直都是他这个天子的御下手段。
而且如今朝中士大夫和官宦相互诟病,已经是常态。此时此刻,他不想听这种别有用心的攻讦之言。
是故,他直接一挥手,就将此事揭过了篇。
先是录阎忠随皇甫嵩征黄巾的勤勉,赐爵关内侯。
再以身在乡野依然心系朝廷,助华雄守西县有功为由,诏令他代替华雄为西县县令。
连华车和元棘亓两人,授予“归义羌长”的名号,也顺势定了下来。
然后以张都尉抵御叛军有功,不再追之前没有守住冀县的罪责。直接转为武都郡的西部都尉,率领因为战乱涌入西县的黔首百姓,于武都道境内屯田守备。
【注:部都尉,比两千石,秦汉朝时期驻边郡的军事长官之一,部都尉掌兵马,有的也管民政,多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处。】
最后,就眯起了眼睛,声音徐徐的问,“朕的处置,诸卿觉得恰当否?”
呃.......
顿时,朝堂之上一片默然。
都决定完了才问,这不恰当也得变成恰当了啊!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