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联军这边至少纵兵劫掠了些物资,但皇甫嵩那边一直龟缩防御着。无论是出于给朝廷一个交代的考虑,还是让兵卒们释放数个月的压抑情绪,他都要出兵追击。
况且衔尾追击,并非是做无用功。
联军为了行军速度和让兵卒们保留随时厮杀的力气,就不得不丢下一些辎重。
甚至,还会引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兵卒,承受不住压力变成逃兵。
这些细微之处,多多少少都能联军实力消损些。
至于追击的路途上,会不会被设伏,皇甫嵩等人也不需要考虑太多。
游骑探马多派遣一些就是了。
想伏击数万人马的埋伏地点,哪能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皇甫嵩和董卓都是西凉人,对这一带的山川地形深谙于心,联军想设伏简直是异想天开!
如此情况下,汉军为何不追击呢?
所以呢,马腾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皇甫嵩的位置上,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兵追击,以此来逼迫联军不得不安排人马断后!
是的,追击的最大收获,就是吃掉联军的断后人马!
自古以来,为大军断后之师,非忠心耿耿的嫡系精锐不可担任。
以乌合之众断后,那是找死!
是想被敌人一举击溃后,驱逐溃兵倒卷,上演兵败如山倒!
西凉联军十数万,绝大部分是见有利可图的、以助战的名义加入的各大种羌部落。
执掌联军决策权的王国、韩遂和自己三方,合兵占不到联军的一半!
但断后的人马,只能是他们三方来出大头。
这是他们三人被推选为首领,被依附的代价!
问题的关键就是这里:他们三人的嫡系减少了,实力就减弱了,无法压制其他人的声音,就会引发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
马腾觉得,被誉为当今第一名将的皇甫嵩,会看不透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