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徐清麦忽然就理解了唐人为何喜欢作诗。
此情此景,不作首诗,不不,不背首诗简直就是辜负了这番景色与心中涌起的情绪。
这时候,身边的周自衡也喃喃自语:“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时更理解刘禹锡《石头城》里描写的画面。
还没等徐清麦调侃几句,身后又响起了一道欣喜的声音:“好诗!好诗!没想到十三郎竟有如此诗才!”
徐清麦:……等等,周自衡,你是拿了什么文抄公一鸣天下的剧本吗?
而且,昨天都还只是周贤弟,现在就十三郎了?
来人正是昨夜在传驿飨亭内认识的工部主事任平。
周自衡并不打算拿文抄公剧本,他笑道:“任兄!早上未看到任兄,在下还觉得颇为遗憾。没想到在这里又相会了,果真是与任兄有缘。不过这诗却不是我写的,是一位叫刘禹锡的诗人所写。”
任平需要前往姑苏,正好几人有一段路是重合的。
他和周自衡相谈甚欢,便索性又约了一起用午膳。徐清麦这才知道任平还带着家眷,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原来他本就是太仓人氏,趁这趟出公差将小孩送到老家去交给父母抚养两年,日后再一起接回长安。
这也是江南士人们的普遍做法,虽则大本营在这儿,但家中必然要有人在京都和洛阳之地出仕,那才是政治舞台的中央。而且,因为现在做官离不开门第与家族的支持,这种联系并不会随着距离变远而变得生疏,反倒会更加的紧密。
小男孩有点怕生,待在父亲的背后小心翼翼的看着他们。
不过,待到徐清麦给了他一块从家里带出来的青团糕时,立刻就一步一步的挪出来了,眼睛里闪着光。
徐清麦噗嗤一声,也是个小馋猫。
过了一会儿,就开始“徐婶婶”“徐婶婶”的叫,围着船舱满屋子乱跑。
果然,小男孩的乖巧持续不了两分钟。
中午吃的是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