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懂。
徐清麦这时候很好的体现了什么叫做打蛇随棍上,她立刻将自己那本《黄帝内经》取出来,真诚的看向孙思邈:
“孙道长不介意的话,可否与我讲解一二,很多地方我自己看的确是稀里糊涂的。”
孙思邈:“行,老道每日抽半个时辰与你讲讲这些。不过,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多积累经验。”
徐清麦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声的应下:“多谢孙道长!”
孙思邈是行动派,翻开第一页:“今天我们就先讲前面两页。”
即使已经把这本书背得滚瓜烂熟的刘神威也竖起了耳朵,认真的听讲。
孙思邈不仅是神医,调教弟子的功夫也极好,很多原本在徐清麦看来极晦涩的东西经过他一讲,便豁然开朗。这让她庆幸于自己的好运气,听得也更加认真。
孙思邈也惊叹于她的反应敏捷,往往能举一反三,天赋可以排在自己见过的前三,更生起了爱才之心。
刘神威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觉得自己可能马上要多一个师姐了。
不行,他先来,他是师兄才对!
下午的时候,刘守仁带了刘若贤来拜访,徐清麦很感谢他们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照看周天涯,盛情款待。又和两人说了一些在外面的见闻,主要是关于自己义诊的事情,听得父女俩都遗憾自己没有跟着去。
至于孙思邈,他事先就说在江宁县住的时候不愿意透露身份,于是徐清麦只介绍他们是茅山道观里的两位道长,和自家有旧,前来小住一二。刘守仁也并未怀疑。
父女俩知道她刚回来,事情繁忙,小坐了一会儿之后就告辞了。
徐清麦去送。
在快要出门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问刘守仁道:“刘大夫,我想问一下,令爱可有学医的打算?”
刘守仁一愣,叹了两声:“徐娘子,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医书残缺,只是靠着几张药方维持知春堂的生计,这样的日子还能支撑多久也尚不可知。之前纵使是我想要让她学,却也没法教她。”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