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第111节
“整个润州屯今年水稻收了三千七百八十石,比起去年多收了一千多石,周十三郎,你功不可没啊。”魏徵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叹道。
周自衡刚想要谦虚两句,但心中一动,于是话锋一变:“可我觉得,这个产量还是不够。”
“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数字了。”魏徵颇感兴趣的看向他,“莫非周录事还不觉得满足?”
周自衡笑起来:“对粮食的收成,恐怕任何一个专门研究农业的人永远都不会满足于当下。”
他问魏徵:“魏公是不是觉得,三千七百八十石真的很多?”
魏徵点头:“的确是很多,不说江南,即使是土地更肥沃的关中等地,恐怕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字。”
他说的自然是亩产。
周自衡缓缓的摇摇头:“可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这样的亩产量甚至还不能让他完全的填饱肚子。魏主簿,我曾经做过一些调查和计算,您要不要听一听?”
魏徵点了点头:“你说。”
周自衡沉吟了一下:“就按照一个成年男子吃饱的饭量来算,一顿需要吃到五到七两米饭,就取个中间值,六两。现在大部分的人一般一天吃两顿,那一天需要消耗的米饭就是十二两。一年三百五十六天,需要消耗的米饭量就是四石有余,五石不到。”
魏徵咦了一声:“你的这个算法倒是很有意思……”
他的数学心算能力当然没有周自衡好,在心里反应了一下才得出这个数字,点点头:“四石有余……这是米的重量?”
“是,这是米的需求量,而不是谷子。”周自衡很钦佩他的敏锐度,“那我们再按照现在稻谷的出米率来算,一斤稻谷,在舂完之后,只能剩下半斤米,或许还更少一点。”
魏徵跟上了他的思维,若有所思:“也就是说,三石谷变成米,最后便只有一石五。”
“是。而且您应该也知道,一顿饭吃六两,其实还是我往少了说。”
现在可不像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