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第164节
只看怎么和他们谈罢了。
李世民又问:“你之前在殿上说要轻徭役,可兴修水利岂不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陛下,其实百姓们并不反对徭役。”周自衡道,“以微臣的经验来看,其实他们反对的占用农忙时间来做徭役,以及修建一些无谓的只用作权贵奢侈享受的工事。比如宫殿……”
他看到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神,连忙道了一声:“陛下恕罪。”
李世民挥了挥手:“你何罪之有?大肆的兴建宫殿用于享乐,的确是亡国之君会做的事情。”
比如他曾经的那位表叔。
“继续说吧……”
周自衡便以李崇义在江宁县建砖窑的事情举例,说明其实百姓们在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是不会抗拒出力来服徭役的。李世民听得很仔细,时不时的还询问些什么。
两个人走在前面,周自衡落后李世民半个身位,越走越远。
房玄龄与杜如晦在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
房玄龄对杜如晦说:“只是放在司农寺,的确是可惜了……”
能够做出这么详细的规划,头脑清楚,而且为人处世也老练,实在是很适合去做个一地主官,即使是从县令做起,也是可以的。
杜如晦之前曾经和房玄龄探讨这个,这次他反倒有不一样的认知:“天下的农事需要周十三这样的人。他待在司农寺或许比做一个小县令或者是刺史要更好。”
房玄龄笑着摇摇头:“若是其他如他这般年纪的郎君们,可不敢如此狂妄的称‘小县令’……”
即便是李崇义,也是因为沾了宗室的光,而且因缘际会才会如此年轻就得到成为江宁县县令的机会。
杜如晦笑了起来:“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
房玄龄:“那,崔善为的提议你如何看?”
“可。”杜如晦想也不想的道,“农事如此重要,民田占了天下农田的十之七八,偌大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