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朝拜的动作终于做完了,可以落座了。
当然,没有椅子,跪坐。坐久了腿脚并不是很舒适,好在他已经适应了,肩膀端正,腰背挺直,看上去仪态不俗。
朔望朝参有特定的内容流程。上半部分主要是宣读一些敕旨,周自衡理解为政策解读。比如李世民就再三强调自己颁布的纳谏令,让百官勇于纳谏。
他真心实意的:“正主任用邪臣,那就治理不好国家。而正臣侍奉邪主,同样如此。只有正主与正臣相得益彰,才能如鱼得水,天下才能太平。我虽然不是什么贤明的君主,但也愿意听取建议。还望大家要直言进谏,匡正和补救我的过错。”
于是,在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百官们参奏的部分,谏言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周自衡听了之后都觉得李世民的确是有容人之量。
在学生时期学历史的时候,听到这一章只觉得理所当然。一个人犯了错被指出来然后虚心接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有什么好吹嘘的呢?但是当他真正步入社会,甚至自己做过企业管理之后,周自衡就明白了这样的人是有多么的难得。
当一个人做到某一个领域内或者团体内的顶端时,或是出于人性的弱点,或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往往都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但李世民身为帝王,而且还是掌管了所有人生杀大权的帝王,选择让人当众指出自己的错误,不仅不生气还能听从认错,并且这样的状态还持续了很多年。这件事和这个人本身就很值得人称赞甚至尊敬。
他克服了人性的弱点。
就在周自衡在内心忍不住生出钦佩之情的时候,谏官队伍里忽然出来站出来一个人。
“微臣权万纪,也有事进谏!”
李世民:“权卿请说。”
“微臣日前发现,太医院博士徐四娘,在太医院当值期间,公然跑到西市去坐堂,为人看诊。臣认为,此乃假公济私、尸位素餐之举!还请太医院与陛下彻查!”
周自衡倏地抬起了头。
太医院巢明是需要参加朔望朝参的,闻言立刻站了出来:“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