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能不能从陆家的手里订到一些货。
但现在,行商却觉得,或许不用把眼光过于拘泥在手工皂身上,这江宁县,似乎在其他的地方也大有可为啊!
周自衡带着随喜进了自家的园子,在门口的时候又遇到了几位东山渡镇子上住着的百姓。
“周寺丞!”百姓们见到他之后都恭敬见礼,发自内心。
“来磨麦子吗?”周自衡看了看他们提着的桶,上面还盖了一块布,应该是刚从磨坊那边过来。
“对!”百姓高兴答道,“您这磨坊磨出来的麦粉特别好,特别细。还是来这里磨更划算。”
东山渡百姓现在日子好过了,在这些小细节上就大方了一些。这几个月,园子里挨着水车的部分建起了一家磨坊,对外营业,按照重量来收费,一般一次也就几文钱。
百姓们一开始是好奇观望,但后来看到磨出来的麦粉和米粉比家里面自己舂的可要干净细腻很多,即使再抠的人也会选择来这里磨一些放在家里备用。
除了稻谷和麦子之外,还可以磨大豆,现在江宁县的豆腐行业如火如荼,城中都开了好几家豆腐坊,他们同样是磨坊的忠实顾客。
几家开得比较早的豆腐坊,知道这东西是从周自衡这里传出来的,每隔几天都会送新鲜的豆腐和各种豆干制品过来,而且死活不要钱。周自衡便吩咐让磨坊给他们最低的优惠价格。
如今东山渡这边的人已经离不开磨坊了,还有农人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用板车推着粮食,就是为了来磨坊磨米磨面。
周自衡看着磨坊里逐渐变多的人,寻思着在靠河的那一边给磨坊开一个专门的小道和门,这样也更安全。
“的确是该这样。”正巧在东山渡的李崇义看到他骑马过来便也跟过来了,此刻正在把玩着玻璃作坊里那些精妙的瓶瓶罐罐,“你是不知道,这样一套玻璃器皿在长安可是能换到不少钱的。”
周十三那脑子,不仅会众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还会赚钱。
“不过,长安和洛阳的人可不喜欢这样素白素白的色儿。”李崇义看着眼前毫无花样的玻璃器皿,摇了摇头,看向周自衡素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