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连后院都少去,恐怕要辜负都督的一番美意了。”
润州都督以为他是惧怕同样在朝为官的妻子,武将出身的他一拍大腿:“周寺丞无需担忧,徐太医知书达理,想必是贤惠之人,怎么会因为一个舞姬而生气?若是到时候她生气了,本都督愿亲自去向她解释!”
周自衡一僵,脸上的笑容差点都要挂不住了,恼火地在心中道:“这是没完没了了,听不懂人说话吗?”
若不是今日来此是要让润州都督配合征发收稻子后的徭役,他恐怕早就摆出黑脸了。
“都督,”他只能使出杀手锏,正色道,“在下有一言,想要劝都督一劝。”
润州都督:“你说!本都督听着。”
“陛下自登基以来,国库空虚,陛下体恤百姓,不愿再加税赋,便自己缩衣节食,连往日惯例的宫廷筵席都取消了几回。都督虽然远离长安,也应该听过才是。”
润州都督拿着酒盏的手顿了一顿。
周自衡颇有深意的看了一圈乐师与舞姬和周围华丽的布置,暗示完后道,“都督为在下接风洗尘,本是公事,但在下就怕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就变了模样……”
润州都督反应过来,连身体都坐直了不少。
他看向周自衡,发现他眼中的确透着真诚的担忧,哈哈一笑,挥手让舞姬与乐师下去了:“周寺丞说得对!如今正是需要我等当臣子的为陛下为朝廷分忧解难之际。其实本都督也已经很少举办筵席了,今日不过是见到了寺丞前来,心里高兴呐!”
周自衡十分感动:“多谢都督!在下亦与都督一见如故。”
两个人又你吹我捧地聊了几句,便顺其自然的将话题转到了徭役上。原本一场纸醉金迷的筵席也瞬间变成了公务会谈。
周自衡在润州城待了两日便敲定了徭役的细节。
这场徭役主要是他想在江宁县的耕地聚集之地连通所有沟渠,然后在河流的上游修建陂塘,再设置吐纳水流的水门——其实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小型水库。周自衡前段时间在姑苏考察时发现已经有了水门技术,欣喜若狂,回来后便与江南道的水利使一起定了这个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