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德和陆存中连忙回礼,但两人都有些不解。
“玻璃作坊一事,在下却有一些新的想法。”周自衡给两人斟茶,“任兄来此,正是与此有关。”
这事儿说起来也不复杂。
之前他在成功做出玻璃时就曾想过,这次的生意需要引入到更多新的血液,康有德和陆存中虽好,但也不能全部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这次尤为特殊,玻璃还涉及到望远镜、实验器材等等一系列的工具,尤其是前者,朝廷肯定得要把它交给工部来制作才放心,而且必然是严密级别,不允许外泄。虽然他可以只向将作监提供原始的透镜,但这东西依然有一定的敏感度。
所以周自衡诞生了一个想法。他想起了朝廷缺钱时的捉钱令史。
每一个部门里都有捉钱令史,他们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拿朝廷的公廨钱出去放贷,然后获取到的利润用来充盈国库,给官员们用来发工资,然后剩下的充当小金库。
其实是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国有银行,只是更野蛮粗暴,更没有监管。
周自衡思忖许久,给房玄龄写了一封信,也给李世民上了个奏章。他打算和户部做一笔生意,把玻璃作坊百分之二十的干股给到户部,由此而产生的利润,一半归国库,一半拿出来用于投资民生,比如修路修桥修水利工程等等。
而户部或者说朝廷要做的就是,保证玻璃作坊的出品,可以毫无障碍的从江南、从长安进入到大唐的任何地方,甚至是往西域去,往海外去。
至于其他百分之八十的股份,他依然还是技术入股,占20%,而剩下的60%周自衡找了两家,一家是康有德,他在西域有路子。一家是陆存中,他在江南和岭南有路子,各占30%。
当然,这百分之三十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他们要负责实际的运营,到后面,或许落到他们手上的利润还不如朝廷以及周自衡。
但康有德和陆存中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心中已然狂喜。
他们都是精明的商人,能够一眼就看出这些玻璃制品的巨大利润。
而且,朝廷加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