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帐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不日,他将遣使来长安,称臣纳贡。”
众将门窃窃私语。
连平阳也是首次听说这个消息,她面露喜色,挑起眉道:“如此看来,咱们的计谋起效了?”
李靖颔首:“这也是预料之中。”
李世民也道:“劼利对薛延陀、回鹘等地压榨太过,势必引起民愤。即使是突厥内部,也是不安稳的。所以,朕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过,需要再等等……”
李勣道:“臣觉得可以派人接触一下突利,他对劼利早有怨言,或许可以说动他反戈。”
在座的武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出谋献策,整个西域的局势在他们的抽丝剥茧之中似乎变得更加的明朗起来。
这并非是李世民的心血来潮。事实上只要是熟悉这位陛下的人都知道,从渭水之盟后,对突厥一战就是势在必行的。被人打到了都城的城墙之下,即使已经取得了盟约也依然是大唐的耻辱。
而不仅是陛下,即使是他们,也是受不得这份耻辱的。
还在东宫时,显德殿的殿外时刻立着箭垛,政务再繁忙,李世民也会带着上百的禁卫军在殿外习武演练。谏官们一开始还参其不合礼制,但日子久了他依然我行我素,大家也就放弃了。所有人都知道,他这是肚子里憋着火呢。
果不其然,从去年开始,在大唐的内政终于稳定了下来,人心凝聚之后,李世民便开始将目光投向西域。
他先是派柴绍去剿灭了盘踞在河朔地区的梁师都——那时,平阳长公主的身体已经康复如初,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也随着柴绍一起去了前线。最终,夫妻俩终于将收复了河朔。而那里,正是插入到东突厥腹地的一颗钉子,一个桥头堡。
而从去年冬到今年春,突厥遭遇了雪灾,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崩瓦解的迹象。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反攻突厥的机会来了。
“陛下,还有一件事情至关重要。”李勣道,“那就是粮草!突厥腹地广阔,后方的粮草与军需得要跟得上才是。臣听闻,关内又将迎来大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