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牵扯到如何安置,去哪里安置的问题,又有一堆衙门被牵扯了进来。
同样有关钱财和土地。
这也是最容易发生扯皮的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同样忙碌但事情却更单纯的太医寺以及司农寺就很让人羡慕了。
太医寺是忙着牛痘苗,而司农寺忙的,则是红薯苗。
虽则有官员一面酸溜溜一面不屑道:“不过是与一群泥腿子打交道,有什么好羡慕的。”
但说完之后,看看眼前的账簿,听着耳边的争吵,不由得暗叹一声:这日子过得,还不如去和一群农夫打交道!农夫们可没那么多心眼子!
而此时司农寺的门口,正围了一群从周边各地辛苦赶来的农夫。
他们都是来考巡田师傅的。
第243章
杨思鲁从外面匆匆走进来,声音都有些嘶哑,显然是刚刚用喉咙用得比较狠:
“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来的依然是以京畿一带的为主,最多也就是到关内五州。”
“喝杯山楂水,润润喉。”周自衡笑眯眯地推了一杯水过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的通讯效率,从年底到现在,一来一回,能传达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尤其针对的还是农人。”
交通和通讯是如今他最头疼的地方。
一个召集令发下去,如果不走特急渠道的话,从发出到对方响应以及反馈动辄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起。黄花菜都凉了。而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走特急渠道,这个是要占用很大资源的。
所以,当杨思鲁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周自衡十分感动。
去年年底,周自衡就派人前往江南,想要让杨思鲁来长安帮他,但因为自己的封赏还没有下来,职位也还没有安排,所以他很诚恳的在信中说可能暂时不能给杨思鲁安排确凿的职位。
也就是说杨思鲁需要先辞掉自己干得好好的润州屯监的位子,跑到长安来。唯一靠谱的就是,杨思鲁上次随他们一起来长安的时候,因为徐清麦一直在看宅子和铺子,他便跟着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