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郎对我说不妨试试竹子和秸秆,我心想,或许真的能行。召来工匠试验了几个月,还真的造出来了!”
现在的纸张制造所用原料一般为藤以及青檀木树皮等,这些植物生长起来极为缓慢,一旦大肆砍伐就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就好比剡溪古藤,据说产地的状况就已经不如以往,有远见的名士曾经发出感叹,估计最多百十年,剡溪一带的古藤就会被砍绝。
所以,原料稀少以及难处理便是如今纸贵的原因之一。
可竹子与秸秆却不一样,它们随处可见,生长迅速。竹子甚至是草本植物,一场春雨就能哗啦啦的长出来。若是能改用它们来造纸,成本得降下一半。而若是能不那么讲究工艺,不把纸张当做奢侈品来对待,还能再降下另一半。
阎立本估算了一下成本,说了一个数字。
徐清麦:“这个价钱听上去还是不错的,若是能够配合上印刷术,想必书籍的价钱也能被迅速地打下来。”
阎立本微微扬起头,得意道:“印刷术我也已经安排匠人们去研究了,说不得几个月后便又能让你们看到新东西。”
印刷术同样是那天晚上聊到的。
周自衡却是对着他一拜:“若是真能让书籍变得易得,让求知的门槛变得更低,阎侍郎必然能够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阎立本被他夸得十分开心,但脸上还是要矜持一下的:“十三郎谬赞了,若是没有你们给出的灵感,这件事却也不会如此容易。”
谁不喜欢青史留名?
做这些东西比营造宫殿和一些大的工事可要轻松多了,而获得的成就与收益却可能要更大,阎立本被周自衡描绘出来的画面捧得轻飘飘的,当即决定保留住这个造纸小工坊,让这些工匠们多研究研究,说不定还真能获得不少成果。
周自衡试写了几张,然后将它们还回去,又给他出主意:“工部可以成立个纸坊嘛,与其将官廨钱拿出去让捉钱令史来生钱,不如直接用纸坊来生钱。”
开个官造纸坊,也不过分吧?总比官方放高利贷来得好啊。
阎立本有些心动,不过他的出身让他对于商之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