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纷纷而上,无奈国忠疑忌特深,只力持进战之说。玄宗信其言,连遣中使,往来不绝的催出战,且降手敕切责云:
卿拥重兵,不乘贼无备,急图恢复要地,而欲待贼自溃,按兵不战,坐失事机,卿之心计,朕所未解。
倘旷日持久,使无备者转为有备,我军迁延,或无成功之绩,国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
哥舒翰见圣旨降下,严厉切责,势不能止,抚膺恸哭一回,遂整饬队伍,引兵出关。与崔乾情之兵,遇于灵宝西原。贼兵据险以待,南向阻山,北向阻河,中向隘道,七十余里。王思礼等将兵五万俱前,副将庞忠等引兵十万继进。哥舒翰自引兵三万,登河南高阜,杨旗擂鼓,以助其势。崔乾情所率不过万人,部伍不整,官军望见,都皆笑之。谁知他已先伏精兵于险要之处,未及交兵,佯为偃旗曳戈,好像要逃遁的一般。官军懈不为备,方观望间,只听连声炮响,一齐伏兵多起。贼众乘高抛下木石,官军被击死者甚多。隘道之中,人马受束,枪杆俱不施用。哥舒翰以毡车数十乘为前驱,欲藉以为冲突。崔乾佑却以草车数十乘,塞于毡车之前,纵炎烧焚。恰值那时东风暴发,火趁风威,风因火势,烟焰沸腾,官军不能开目,妄自相杀。只道贼兵在烟焰中,一齐把箭射将去,及知箭尽,方知无贼。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或弃甲鼠匿,而逃入山谷;或抛枪奔走,或误入河中,溺死者不计其数。后军见前军如此败走,亦皆自溃,河北军望见,也都逃奔,一时两岸官军俱空。这一场好厮杀,但见:
初焉诱敌,作为散散疏疏;乍尔交锋,故作荒荒缩缩。
一霎时后兵拥至,转瞬间伏兵齐起。炮响连天,鼓声动地。
相逢狭路,用不着大到长枪;独占高冈,乱抛下木头石块。
风能助火,顿教双目被烟迷;箭未伤人,却笑一时都射尽。
眼见全军既覆,足令大将获擒。
官军既败,哥舒翰独与麾下百余骑,自首阳山渡河,向西入关,余众奔至关外。时已昏夜,关前原有三个极阔极深的大坑堑,以防贼人冲突的。那时败兵逃归,争先入关,慌乱里黑暗中,不觉连人带马,多被跌入坑堑内。须臾之间,坑堑填满,后来者践之而过,如履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