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康熙点点头,他这几日一直在读海棠的两篇折子,其一是关于火器的,这里面一些观点他赞成,但是有一些觉得海棠太激进了,到最后两人约定,派人出海去打探各个国家对火器的态度,依据此次的情报来判定火器的发展。当然青海处在前端,多发展火器是有必要的,火器营中擅长锻造和霹雳弹制造的人都派往青海协助防守。
另一篇是经略西北,康熙反复读,这几日也和在西北当过官儿的大臣们聊这些,然而这些官儿最远的就是在陕甘镇守,对更西更北并不熟悉,只能在古籍和一些蒙古歌谣里寻找,所以这方面他要需要过一阵子和海棠讨论。
公事上说完了,康熙就说私事。
“这次出海的人回来了,收获颇丰,带来了很多消息和物件,他们去到了欧罗巴,说那里有一处皇家科学院,还说当地人只认钱毫无礼义廉耻,君主敛财权贵贪婪,百姓苦不堪言,有些王朝末年的景象。”
海棠认真的听着,一边听一边摇头:“汗阿玛,说句您不高兴的话,昔日中原百姓也觉得咱们不讲礼义廉耻,草原上和满洲多少有些习气互通,如今草原上还有收继婚,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常态,噶尔丹不就是娶了嫂子阿奴可敦吗?在中原百姓看来简直是有悖伦常。
说的再远一点,昔日周天子还在的时候,西边的秦和南边的楚不都是蛮夷吗?可这两处蛮夷是大国强国。
儿臣想说,一方风水养一方人,不是人人都遵守礼义廉耻,礼义廉耻是咱们的东西,人家或许有他们那套要遵守的东西,咱们派人不是去看民生百态的,当然这个也挺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这些国家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如透过西秦那张野蛮的皮下,那颗时刻想要东进的心。”
海棠叹口气:“是咱们派去的人眼光短浅,没法子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啊!”
康熙叹口气,跟她说:“朕心情有些乱,你先去睡吧,这件事咱们日后再议。”
海棠应了一声离开了,康熙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折子,这是出海的人带回的消息,这里面满篇都是装载着火炮的无敌舰队和近在咫尺的东西印度公司。
之所以说近在咫尺,就是因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