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所以十一直接摆烂,再努力也没出头的日子,得过且过吧,总有自己的一口饭吃。十三是各项都好,就是前途注定了,这辈子就是个贤王,奔着辅助哥哥去的。
与十三相反的是十二阿哥,他不想认命,本事有,但是就没机会独挑大梁,一直以来都是给哥哥们打下手,就比如主持海棠的婚礼,他自己能把这事儿扛起来,可非要在前面放个五阿哥,好在五阿哥为人厚道,愿意听劝,也不下绊子,这还是让十二阿哥觉得很拘束,他很想自己独当一面,不爱和兄弟们来往,然而总没机会!
和十二一样想出头的还有十四,十四不着急,他比十二的优势大,他上面的哥哥姐姐资源多,回头只要额娘开口没人不忙他,哥哥姐姐嘴边的肉一人分他一口也够他忙活的了,因此压力小,不和十二阿哥一样显得郁郁不得志和心事重重。
至于十五,别看十五年纪小,他都要绝望了,前面的哥哥太多了,他在心里偷偷想过,除非哥哥们有一天突然全部意外而亡了,要不然怎么也轮不到他出头!
所以这次想给康熙分忧的皇子很多,正经有能力的也就那三五个。
四阿哥写了亲笔信拿来给康熙看,改了几个字后就让人送往江南了。这件事海棠知道,和四阿哥聊起来,四阿哥就说:“你别因为徐乾学的人品看不起阎若璩,阎若璩这是积极入世,与徐乾学不是一类人。”
读书人有入世出世之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四阿哥给海棠讲了一些入世出世的学问,海棠受益颇深,明白了古代那种读书人的心境,代表人物就是陶渊明,不高兴当官了就回去种田,种田能饿死他自己,毕竟“草盛豆苗稀”,不管劳动结果怎么样,求的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因为扎拉丰阿在当差,跟着侍卫处吃饭,海棠就跑去找太后蹭饭,这时候刚坐下,盐宝叼着饭盆凑到海棠身边,外面就传来一阵子哭声。
舒宜尔哈说:“何人在外面啼哭?”
她急匆匆地走到门口,看到常宁的儿子满都护一身白的进来,进门就趴在地上大哭,嘴里呜呜咽咽地说着他阿玛没了的话。
太后听了惊得“啊!”了一声,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