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
在快到乌苏里雅台的时候,几位年纪大的皇子奉命亲自来迎接。看到高兴的弟弟们做哥哥的都酸溜溜地祝贺他们立了功。这次来这里的还有十五和十六十七十八四位皇子,随行的皇孙也有数位。十五看到十三十四免不了要叹气,这第二波立功也没赶上,年龄真的是限制了他啊,然而大家一起赶路了几日,十五也没那股子怨天尤人了,男孩子都崇拜英雄,喜欢听热血沸腾的胜利之战,跟着十三十四追问他们战场上的情形,听得满脸向往。
康熙的御帐外面是八旗大军护军营的营地,按照方位驻扎着八旗。再外围是蒙古各部落的帐篷,依照着各个盟旗的位置把帐殿团团围住,呈现出众星拱月的姿势。海棠带着的键锐营也是禁卫,到了之后直接住进了护军营的帐篷里,海棠的大帐就扎在康熙帐殿的旁边,所以海棠去了不用自己再扎帐篷了,一切都准备妥当,只能直接拎包入住。
在觐见的前一天,海棠本来弄了一副新的盔甲去见康熙,显得衣甲鲜明,把自己衬托得威风一些。四阿哥五阿哥都劝她别穿那么好,把脏兮兮的盔甲穿上才显得战事激烈,才是艰难取胜。这样做的原因是七阿哥上个月从西边返回京城,康熙有意给儿子晋升郡王,让礼部和内务府各处准备,但是老三嘟囔了几句“就带着大军去转了一圈,兵不血刃地建功了,要知道这么轻松我也去了。”
三阿哥这么说就是因为南路大军没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战争。不像是北疆,一场阵地战后一片尸山血海,杀敌的数目,俘虏的数目,俘获的粮草马匹都有记录。甚至有些敌方大将死了送头颅进京,活着送俘虏进京,这都是大战的证据。从这些数字和大将的头颅这方面来看,都能看得出来北疆真的有大战在进行。
七阿哥也干不出那种杀良冒功的事,所以回来的时候几乎是空着手的,而且功劳簿也很薄,把轻伤都算上也凑不出几页纸来。这才让大家觉得他就是去转了一圈而已,没出多少力。
三阿哥这句牢骚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三阿哥就被康熙骂了一顿,无论怎么说,藏地现在在朝廷治下,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康熙给七阿哥挽尊,说“善战者五赫赫之功”,给七阿哥和随行的将士们论功行赏。
因此四阿哥嘱咐海棠:“进去之后先哭,哭诉大战紧张,几次差点兵败,你差点就见不到汗阿玛了。”越是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