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凌湙点头,“刘婶说了,十斤豆出一斤油,豆三文一斤,十斤就是三十文,而松油二十钱就能打一瓮子。”关键是三十文一斤的豆油还没算工序人工价。
殷先生于是不说话,只拿眼瞅他,意思很明显,就是在问他,这样折腾个豆油为啥?
凌湙也不好给他解释,且他自己也没把握能一定将豆油成本降下来,他凭的只是以前看到过的贴子经验,觉得同样都是豆子,出油量不该只这么一点,肯定是中间哪个环节没做到位,他也问了刘氏,然而刘氏也不知如何榨豆油,她们府以前也是四季换油,松油、豆油这种东西,嗯,也不上桌。
于是,凌湙虚心求问,“先生知道榨油工序?”
殷子霁一副傲然样子,点头,“当然,这种关乎民生的东西,我虽不会,但该知道的必要去了解一番,豆油出现时,确实有人将它当做新的民生物资推广来的,然而,那价格实在不够亲和,哪怕剥除人工,运力和置办的成本,百姓依然吃不起,渐渐的也就只在沿海和江州一带有售,其他地方非常少,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豆油不好保存,夏季温度高时,会发酵生味,腥难入口。”
凌湙讶然,便仔细问了豆油的榨制工序,殷子霁也不拿乔,且也有想打消他心血来潮的意思,解释的非常清楚。
菽豆就是大豆,凌湙看不出现在的豆子与后世的豆子有何不同,因此,实在不解既然已经出现豆油,又为何会出现在榨制时有如此大的差异。
殷子霁解释,“豆子用石磨碾碎,放太阳光下晒干后,入铁锅用石锤搅捣,最后放入掏空的竹心里,使两人轮流舂制,直至竹心内的豆子出油为止。”
凌湙:……
殷子霁看凌湙听的直瞪眼,以为他是被这复杂的方法惊到了,便语重心肠的劝他,“你如今的重心放在治理城内百姓上,满城人口重新编籍变动巨大,还有你要砌的砖窑,冶炼兵器等重要事项,城北那些富户,城西原址上的居民要迁入同姓街区,这些都需要你压阵,凌公子,口腹之欲不是此时讲究的,城内百姓并不嫌弃松油,他们能一日得两餐油食,已经感恩戴德了,所以,你实不用耗心在这上面。”
凌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