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ef=/Tags_Nan/WenXinWen.html target=_blank >温馨或者平常,势必有某一刻将会露出狰狞的獠牙,直取人性命,这就是“核”。
世界是向内的,经过层层筛网,抵达黑暗的最深处。只要曾经掉下过筛网,即便凭着自己的力量回到了外侧,也还会再重蹈覆辙。死亡必然会到达,不是这次,就是下次。
以上命运相同的人有一个专属的代称,“核子”。筛选核子的筛网也存在,并且被称作“幔”,它的孔洞只会变大,代表着宇宙终将走向彻底的无序。
没有人能够让上述走向无序的过程逆转,有关于“核”的研究也因此无比艰难。这里面的所有资料都难以保存,纸张会烧毁,机器会故障,服务器会崩溃,仿佛暗中某种存在,将人类试图建立的秩序打散。就如同当黄豆试图粘合成一体时,筛子剧烈地摇晃起来,顷刻间黄豆四散,整体分崩离析。
口口相传——这一不是方法的笨办法,竟然成为了所有人不得不选择的方案。借由各国共计百名“人体计算机”作为数据中心,大量的资料经由如此低效的方式保存。然而,这也将前者推向了深渊——一旦知道“核”的存在,就不会被筛网所拦截,他们会与所有可怜人一起下坠。
核子与核子在接触中磨损,越磨越小,直至成为粉尘。这是一场充满着牺牲与取舍的战争,无辜之人为了整体的未来不得不被牵连。
而在一切都走向崩溃的废墟里,任一高耸整洁的建筑都将显得尤为醒目,一旦注意到它的存在,就再也无法忽视其中的特殊性。
很难形容当一个曾在“核”中挣扎求生的可怜人,侥幸从上一泥潭里逃脱,在筛网之上滞留片刻暂作喘息时,从偶然窥见的视频中看见了昔日的噩梦,他会对自己当前的境遇产生多大的困惑和怀疑。“核”是不可能在“幔”之上被记录的——牢记这一点,似乎只能得到自己不在现世世界这一个结论。
让现实世界变得吊诡的是,一位账号为“南歌子”的用户所发视频,竟然与档案中记录的“核”有所对应。
两周前,研究员广含卉发现了这一点。她不会是第一个发现的核子,但确是在世界联合体研究院中第一个发现的成员,相关信息已经整理成报告,由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