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找不出个读书人来,还是京城更靠谱些。”
海棠知道他未尽之语,立即说:“也不过是这两三年时间带着他,日后还是要请您教导的。”她实在不敢相信康熙居然会答应,只能说这会有些不正常。
等到康熙回到书房冷静下来之后,顿时后悔了!
他一掌拍在书案上,跟张廷玉说:“不该这么办啊!”
就这几个字让张廷玉立即明白了,麻溜地跪下请罪。
早先在入南书房前,他爹张英就耳提面命地告诉过他管好嘴和耳朵,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懂是一回事儿,操作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今天之所以开口,完全是从康熙和朝廷的角度去考虑的。康熙作为父亲和君王,面对着一个实权藩王的女儿要怀柔,怀柔就是施恩,用温情包裹着算计,以感情驱动权力。这个主意没错,错在这个恩很轻易地给出去了,没有达到最极致的效果。康熙说不该这么办的意思就是不该轻易答应,这是给太后面子,不是给亲王面子,就该亲王来求,亲王求了皇上才会答应。总之这件事办得着急了些。而之所以着急,是他张廷玉献策的时机不对。
康熙让梁九功把张廷玉扶起来,温言安慰。这件事不赖张廷玉,具体实施的是康熙本人,是他自己着急了些,不过好在最后结果不错。
张廷玉出来后背上全是冷汗,这种天子近臣最在乎的是君王的信任,今日差点丢了信任,看来日后和皇子皇女沾边的事儿不要说,今日说了没事儿,但是明日后日呢,早晚有被翻旧账的时候。
不说不错啊!
海棠能带孩子去西北这件事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很快又平息下去。
能这么快地平息一来是海棠的势力渐渐侵袭朝堂,有了一点点的力量能控制舆论。二来是效忠太子的人群龙无首,他们不能和太子交流,不知道太子的意思,自然是不知道该不该接着攻击。
效忠大阿哥的人正在分裂,现在摆在他们跟前的一个问题是跟着大千岁走还是八贝勒走。这真的是个问题,比藩王势力会不会膨胀影响到朝廷比起来重要多了,无论是大千岁还是八贝勒,都不想主动得罪妹妹,别的事儿能得罪,在一个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