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阳喊着:“我要听,额娘我要听。”
“好好好,先讲波月洞,话说唐长老和孙猴子一行人从白虎岭白骨夫人的洞府出来,又行了四十里,来到了碗子山,这里有一处波月洞……”
第二天年家兄弟来访,年希尧带着年羹尧穿着便装来了。年希尧卸任官窑的督陶官,这次来是跟海棠说一声,顺便感谢这些年来海棠一直对他照顾和对官窑的看重。
和年羹尧比起来,年希尧的官途就显得平平淡淡,他从景德镇被调拨到直隶做知府,算是完成了从吏到官的转变。年希尧此人表现出学究模样,说话也不会咄咄逼人,和大家的关系都很好,是很普通的老好人形象。全程笑眯眯的,和海棠对答的时候也很谦卑,这和他弟弟年羹尧区别很大,年羹尧听到他们聊的内容颇为不屑,特别说到官窑收入的时候,脸上有几分讥笑,先入为主地觉得海棠在借着他那傻哥哥的手敛财。
年希尧和海棠说了一会话,开始介绍弟弟年羹尧,说起了当初年羹尧随着海棠的船队南下寻父的事儿。
海棠说:“当时是蒋先生帮他,不是本王帮的,也别谢本王,你们兄弟该谢谢蒋先生才是。听说亮工是为了成亲才南下寻找令尊,后来的事儿本王听说了,唉,真是造化弄人啊!”
海棠说得造化弄人,是明珠的孙女嫁给了年羹尧之后生下儿子年熙去世了。一般情况下,原配妻子去世之后,再娶的妻子地位要低一些,没想到年羹尧的第二位妻子出身不输明珠的孙女,他的第二任妻子是阿济格一系的宗室女,镇国公苏燕的女儿。
可见年羹尧在京城贵人眼中前途远大,这些姻亲都不是普通人。
年希尧和年羹尧互相看了一眼,年希尧立即收起说笑而表情,小声地说:“今儿还有件事求您,年熙他身体不好,请了外面很多名医看了,药也吃了很多,家父听闻太医院有位常太医经常给太后她老人家请脉,是个高明的大夫,只是一直苦于不认识,没人引荐,所以……”
海棠明白了:“原来是这回事儿,常太医那人很和气,这样吧,本王派人跟他说一声,你们去他家里问问什么时候有时间,请他去你们家一趟。”
年希尧和年羹尧赶紧站起来,此时年羹尧已经收起了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