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办。”
海棠立即笑着问:“是,明年这大事让谁筹办?”
康熙说:“朕再看看吧。”
又问四阿哥:“你这是来干吗的?”
四阿哥心里斟酌再三,跟康熙说:“今儿早上隆科多舅舅请儿子给他敲边鼓,他想去修路,说是您已经有这意思要把这事儿许给他了,儿子不太信他的话,特意来找您求证。”
康熙把书放到一边,让魏珠给他们搬了凳子。
他先问海棠:“你觉得谁能去做这事儿?”
海棠说:“这种事儿和一般事儿不一样,最忌讳外行指点内行,造办处做火车和轨道、火器营有使用经验、工部擅长这种大工程营建,这三处的人放在一起商量出施工标准才好营建。儿臣的意思是这件事让六哥或者是十一弟去都行。
然而这两位都是病秧子,毕竟这种大事儿,他们不去工地是不行的,不仅要去,还要在那里随着民夫吃住,那种灰尘连天的地方,也没法摆皇子的排场更不利于养病,六哥和十一弟是去不了的。
既然他们去不了,不如从工部选一个有能力的大臣,再从造办处选一个懂技术的,以及火器营选一个有经验的,这三个人一起共事,您多过问,再时不时地派出钦差,一方面是监督钱款,另一方面是敲打沿途的地方官。”
海棠说到这里顿了顿:“儿臣觉得隆科多不合适。”
四阿哥在一边点头:“还是要找一个愿意干实事的才行。”
海棠补充:“不仅仅是干实事,必须是能制定规矩的能臣才行。火车白日跑,晚上沿途的人怎么维护?怎么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又该怎么反馈?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才能保证火车畅通无阻。这条路和漕运衙门不一样,和河道衙门也不一样。这条路是要盈利的,是要能挣出来第一条铁路钱的。
漕运衙门负责内河的这些人,一方面漕工骂漕运衙门不把人当人,一方面又确实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连年亏损,怨声载道,将来也要防止铁路衙门出现如漕运衙门此等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海棠反对让权贵插手。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