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吧,你们兄弟是何人?从何处来?”
这道士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宋朝的时候开始行医,这里属于燕云十六州,后来换了蒙古人做皇帝,这里叫做大都,之后这里又有了明天子,我祖上就在明朝做太医。做太医做得很不开心,因为皇家难伺候。同僚又勾心斗角,可是不做还不行,要吃饭啊!普通百姓穷得看不起病,碰到那可怜的还要送药,家里因为行医穷得家徒四壁,做了太医后才能吃饱。”
康熙点点头:“有良心的人日子过得都苦,你刚才也看到朕的儿子了,就因为有良心,腿才成了那个样子。”
道士叹口气,接着说:“我祖上医术很好,在太医院不敢冒头,装成中庸传承了几代人,直到嘉靖年间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祖上说了几句治不好的话就被发配流放,全家人从这里流放到了云南。云南那地方草药足,漫山遍野都是,虽然是发配,但是日子过得反而比在京师好。然而祖上却觉得再好不是家乡,就想回来。”
康熙点头,他觉得京城再好也不是关外,关外才是退路。点头说:“人之常情,能理解。”
道士接着说:“严嵩父子垮台后,我祖上就找了机会回来,从云南到京师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结交了不少人,一路赶路一路救人,好几年才回到家乡。回来后也没再开医馆,而是云游四处成了游医,父祖皆是如此,见识了不少药材,也见识了很多奇怪的病症,家族传承的医术一直在精进,直到明朝没了。”
康熙点点头:“朕听很多人说过此中种种苦难,家国流散,普通人哭天嚎地,对他们来说这和天塌了一样。朕虽然没见过经过,也能想得出来。”
道士接着说:“我祖父和父亲不想忘记故国做个顺民,于是就做了道士。”
康熙仍然点头:“嗯,当时这种人很多,别说当时,现在看不惯朕的人也有很多,你们家不算出格,甚至都没参加反清复明的谋逆。”
“对,我家祖上对朱明天子不在意,但是却在意汉人的身份,我们乃是正宗的汉家苗裔,峨冠博带才是汉家威仪,如今却要剃头换服,此种痛苦你不会知道。”
康熙摇头:“你说错了,朕知道,现在你们觉得痛苦,往前几百上千年你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