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因为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都是父传子,子又传孙,彼此相安无事,也没人敢公开传教。
这些大教听着不多,但是这里面分很多教派,他们内部又彼此仇视。全部压着,一碗水端平,大家在官府都是不被允许的,能维持相对的平和。一旦有一家冒头,这后果一发不可收拾。
我今儿成了这什么什么神仙,你们说官府能禁吗?会禁吗?一旦放开对其中一支教派或者是一方宗教的限制,就打破了平衡,我这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大量金银从民间转到寺庙,换成了金装和那些不事生产者的衣食。那我在山东做的那些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给咱们家人的脸上贴金,日后做得出格了管还是不管?不管,极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事儿,趴在社稷江山上吸血。如果要管,让后代皇帝怎么管?人家把我的泥塑金身抬出来,后代皇帝是打烂呢还是不打烂呢?
所以我不同意,我虽然不明着反神仙,我内心是很烦这些。
海棠跟弘阳说:“把那本薄的拿来。”
弘阳把《佛与王说生者亡者经》拿出来,海棠说:“我上午让孩子念了,觉得还好,就这个吧。”
这是一篇梦中论道的文章,很短,也就是几千字,写得旁征博引非常精彩,中心意思就是佛与王辩论,辩论的结果是和尚们该苦修,佛不止在寺庙里,也在天地间在百姓心里,所以敬佛不必经过寺庙和和尚,众生也没有供养他们的义务。
海棠听了觉得这才是真大师写得出来的文章,啊不,经书!
这才是皇皇巨著,这才是至理名言!
雍正带着一群老兄弟们回去了,作为尚书房里被一百二十遍荼毒过的合格学生,这群人太清楚菩萨皇帝的结局了,也太清楚三武灭佛的缘由了。
短期看这事儿确实是有利的,就如海棠说的那样,人家费尽心思把你们家的人推上神位,该不该给她建造寺庙?建造寺庙没多少钱,给了。
接下来就是该不该塑造金身,塑造金身也没多少钱,给了。
庙里的和尚四时八节供奉,该不该调拨银子?这银子也不多,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