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这么一个妙人,你们觉得谁合适?”
安康抢答:“我玛法。”
雍正笑起来:“你玛法是很合适,但是不能让他去。”
安康问:“为什么?要照看我弟弟?我弟弟和您一起回去就行。”
“你去玩儿都不忘拉着你玛法。”雍正把名单递给了百岁,要伸手去端茶,百岁赶紧端了捧给他。雍正喝口茶说:“你玛法确实合适,他是长辈,人也稳重,他带着你们去大家都放心。可是朕不放心,你玛法有心疾,爬山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万一他在山上犯病了,你们怎么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是别让他跟着去了。”
安康这才想起来,表现得颇为懊恼:“我怎么就忘了这件事儿呢。”
百岁又学了一招如何用人。
次日出发的时候,百岁和安康带着侍卫跟着十四阿哥出发。
在出发前,雍正拉着十四反复交代:“让你去是看着孩子的,你别跟着一起捣乱。”
十四不满意地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在你嘴里我就跟小孩子似的。不用你多嘱咐,这些年来我看孩子哪一次看得不好!放心,我会把孩子全须全尾地给你带回去。”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雍正运气,看着这一队人马离开后心里想着:老十四也就剩下会看孩子这一点好处了!
挑剔如雍正也不得不承认,十四有时候也是有用的,比如让他照顾侄儿外甥和下一代的小崽子们。大概十四脑子里缺根弦,某些时候在孩子们看来他是同类,与他能玩到一起打成一片吧。
队伍在回程的时候特意岔开路去看了新修的万民桥。
这桥叫这个名是因为捐钱的人真的超过了万人。雍正第一次看到这桥的时候忍不住生出震撼!
这桥很宽,并行六车都不觉得拥挤,除此之外,车道,两边靠近栏杆的地方还有半丈宽的独轮车道,让百姓推着独轮车上桥避开马车汽车走的专用道,也可以步行。就这种创意真的是全国独一份。
河桥的两栏杆处有很多向外凸出的部分,呈现出圆弧形,当地官员立即给雍正解释用途,这是春天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