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氏又为孙女的事儿发愁起来:“你真要把嘉乐嫁到蒙古去啊!那地方……”
“那地方大有可为,额娘,咱们家的孩子自小就懂事儿,只要不是自甘为废物都会想着出头,嘉乐也是如此。留她在京城她不过是一个辅助丈夫出谋划策的公主,让她去草原她就是一方部落的女主人,这里面的区别她是知道的。”
那拉氏到底心疼孙女:“让她和莹莹一样主政一方不就行了?”
“十一姑妈就是另外一个例子,如果走不上十一姑妈的路子就是汉唐时候的公主,与其这样还不如安静待着。”他叹口气:“不是我看不上女人,自世祖章皇帝以来几代皇帝都忌惮女的,是忌惮,不是看不上。处理朝政需要冷酷自持,和官场上打交道必须做到唾面自干。
您看孝庄文皇后,她在很多事情上很不清醒,为了科尔沁非要让儿子和侄女成亲。拉拢蒙古为什么非要和舅舅家的表妹成亲呢?巴林部行不行?阿苏特部和永谢布部行不行?说白了就是为了娘家考虑。
除了这件事外,她的手插入前朝,顺治朝十几年的大事都受到后宫影响,康熙朝的时候为了要不要削藩公开和汗玛法唱反调。这是一旦上头之后身边没辖制她的人就容易不理智。
古往今来不是没理智的人,但是大部分女人都不理智,就这份不理智很容易受到人操控。十一姑妈不就是这样吗?”
女人掌权有些地方他不好意思跟那拉氏说,那就是关于色。男人好色,却朝三暮四,得手了就不稀罕了。女人却不一样,一旦得手了就难抛下了,受到的影响很大,汉唐公主因为这个翻车的不在少数,养的面首常常分她们的权柄狐假虎威。
比如武则天的男宠们,把持朝纲卖官鬻爵,有个叫薛怀义的男宠居然封国公、柱国、大将军,这让那些靠军功的获得爵位的将军们如何自处?让那些正经办差的一一品大员们如何自处?
所以公主嫁到草原上去,丈夫和婆家会给她们掣肘,这份掣肘让她们处在一种压力中不至于不受理智控制,这样才会冷静沉下心慢慢布局一点点取而代之。在这种小心翼翼中才会理智且成熟。
所以弘晖强调:“想在朝廷行走靠的不是谁的女儿谁的妹子,而是靠自己的本事,那种遇到事儿急得跺脚,男人调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