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之名,横征暴敛,藐视佛法。”洛襄摇摇头,目色沉静中透着一股万箭锐气,“你我皆知,一旦有大批平民弃田卸甲,自请入庙为僧,是何征兆。”
“若我预料得不错,乌兹将有大乱。”
高僧眉头紧皱,叹息一声。
他知道佛子虽自幼信奉佛道,却因要执掌佛国,兼修帝王之术,申韩之道,刑名之学。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因而杀伐决断,异于常人,有君王之相。
故,佛子所断言之事,必有应验。
高僧心中哀恸,问道:
“即便佛门兵强马壮,只听命于佛子一人。但佛子不可涉政事、动兵伐。你有何对策?”
洛襄沉默不语,回身走出佛殿。
二人下山之时,洛襄遥望山下星火点点的军帐群。
山道有风,落英纷纷。洛襄向前摊开手,接住一片瓣尖泛红的花骨朵。
他凝视许久,缓缓收起五指,将那抹嫣红拢在手心,淡淡道:
“我渡化一人,可为我涉政事,动兵伐。”
佛渡众生,亦渡一人。
佛渡一人,即渡众生。
戒律之下,红尘之外,他在佛门所不能为之事,他相信她能为他达成。
数月不见,乌兹民生如此惨烈,是时候需要一位贤明的新王了。
……
山脚下的歧城。
洛朝露随着大军入城后,又被迫带入中军帐侍奉李曜。
歧城比上一回出乌兹之时还要荒凉许多。民宅似是很久没人住了,街上铺子都关着,行人未见着几个,一支商队都没路过。歧城是乌兹边境商贸之都,不该如此稀稀落落才对。
朝露只来过两回,却对这座城有着别样的情绪。
当初,她本该就在歧城和洛枭会和。
没想到,歧城之歧,是分道之歧。她在此错过了洛枭,与他此生不复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