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就得出动骑兵。而咱们大文的骑兵训练不容易,每一个都十分难得。”总之就是不同意,不肯扛风险。
“微臣不赞同柳大人,且不论这是个开疆辟土的大好时机,就说咱们边关将士日日操练,难不成还比不得羌族人?柳大人可别助他人威风堕大文士气!”一个同样续须的中年官员出列,反驳了柳大人的话。
柳大人,就是昭贵妃的父亲。
“两位丞相可有上佳的提议?”太子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两位丞相,他们惯会装相,明明早已决定如何做,偏偏不做声。
高丞相暼了上官丞相一眼,见他无动于衷,便率先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老臣以为,该出兵,这般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该抓住。咱们大文向来强悍,难不成还不能收服羌族人吗?只划分州府之后,就要派官员去任职。”
“上官丞相,你可有意见?”
“太子殿下,老臣认为,高丞相所言甚有道理,一切但凭太子殿下做主。”上官丞相也说,随后,其他官员纷纷赞同两位丞相的话。
下了朝,太子与皇后一同去了如光殿,太子叹息,“母后可难受?”
“不曾,这话应当母后问你,他们表面上遵从你的意思,实际上却不是,琮哥儿,想要彻彻底底掌握朝堂,你还有一段路要走。”皇后忧愁地说罢,就看向竹清,问她,“如何,可都记下来了?”
“回禀皇后娘娘的话,奴婢都记住了,这就一一写下来。”竹清说,她过目不忘,便把早朝上所有人的言行举止、神态全部都记住,现下皇后一问,她提笔就写,足足写满了十页纸,这才拿给皇后、太子他们两个看。
“娘娘,太子殿下,这就是官员的记录。”竹清说道,她写的,可比史官记载得还要详细。
“不错不错。”皇后越看越满意,就连太子,也诧异几分,忍不住说道:“竹清姐姐好记性。”
“捧文英公主上位,总好过把这个位子白白让给其他大人,他们争权夺利惯了的,儿臣不信任他们。”哪怕是追随他的人,太子也留有疑心。
倒是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