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叫先生们排课。”
“嗯。”竹清慢慢悠悠喝茶,又说道:“院里学生们可要看好,有那等子品行不端正的,只管回了我,我来解决。你们在碧桐书院当先生久了,与整个安州的学子的家中都有往来,这我自是知道,也不为难你们,有不好的,我亲自解决,不叫你们难做。”
“山长。”王监院的汗水愈发多了,明明这里放着两大盆冰,屋里凉丝丝,但是他却觉得一颗心都掉入了冰窟。
“我们可没有私底下包庇学子呀,学子们品行受约束,不敢随意闹事的。”
“瞧瞧,我不过是一句话,你就替他们说话了,闹事?甚麽样是闹事?在你们心里,只怕不是作奸犯科的都不算闹事,对还是不对?”竹清这般问,又警告道:“我不管从前的规矩,只说现在,学子们口出狂言的,一律罚,若还犯不改,便教家中长辈来书院,与你们对上一回。”
“是,是。”王监院叫苦不迭,丝毫不敢反驳。
*
在隔壁的书院动工时,黄支院里进了二十三个女学子,都是经过了考核,其中年龄身份各不相同,小至六岁,大至十八岁。有商户之女,也有安州通判的孙女。
如此齐聚一堂,也会有不少的问题,其中便是老师如何看待她们。
为此,竹清事先考察过书院的老师,掉书袋里的且瞧不起女子的,被她辞退了。老师麽,多得是,她很快便找到新的老师,其中还有两名女子,不过两个女子是准备去隔壁书院教启蒙班的。
在上学的第二十日,两位老先生再次开了一场文斗,这回吸引了不少官员前来观摩,一时间,书院人声鼎沸,其中敢于上台与先生辩论的学子有三四个,都是县试的头几名,胆子大得很。
如此,碧桐书院的名声再一次扩大,同时,趁着林县令也来了,竹清与他说了要建新书院的事。
林县令一开始表情平和,待听见书院招收平民孩子,且为他们接送,这才惊讶起来,“可如此做,事情少不了啊。投银子进去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