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转走的第一日,有个女学子捧了亲自做的糕点给竹清,“山长,这是山楂糕,请您受用。”
“谢谢,你叫甚麽?”
“学生崔令意。”
*
约莫过了十来日。
“山长,外头有人寻您,据她说是您的相识。”一名先生说,竹清起身,问她,“何人来找我?”
“不认识,是个女子。”
“女子。”竹清沉思,她交好的女子只有廖廖几人,应该都不会出现在这儿。
“山长,好久不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门口打头的一辆马车前正站着一个梳妇人发髻的娘子,她爽朗地笑了笑,上前。
“英山伯?”竹清疑惑,“你怎麽来大阳县了?这是……”她指了指后面的几辆马车,笑着问道:“你不会举家搬来大阳县了罢?这是装了甚麽的?”
“装了人呐。”英山伯卖了一个关子,转而吩咐贴身丫鬟,“让小娘子们下来。”
几辆马车上陆陆续续下来衣着打扮典雅素净的小娘子,英山伯在一旁介绍道:“我是受人所托,给你送学生来了。京都来的。”
英山伯眨了眨眼睛,告诉竹清,这可不是单纯的送学子来碧桐书院读书,而是涉及到朝臣站队。竹清扫了几眼,比如说,这些小娘子们背后的家族,就是坚定跟着陛下走的。
“那是……上官氏的小娘子?”竹清认识其中的几个,意料之外,上官氏送来的女子是最多的,足有五个。
“见过山长。”小娘子们低着头打招呼。
“几家的大人夫人与我打过招呼,说是先送了她们来给你瞧瞧,若是不可以的,就送回去。能留下的,过后再遣了人来给她们料理好衣食住行。”英山伯解释,同时她也感慨,这几家的魄力不是一般的大。
像现在主流的想法可不允许小娘子们与男子一同上学,女孩子在家中略略识得几个字,然后跟着母亲学管家,学如何作一个贤妻良母即可。哪里能把女儿送去书院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