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倒是折中,甚麽身份的学子都有些。”此时她们已经走进了碧桐书院,英山伯一眼就看出来,某些学子家中情况。
待逛了一轮,英山伯忍不住地点头,脸上惊喜之色不像假的。
英山伯夸赞道:“学风一流呀,看看他们下了课还扎堆讨论题策,果真不错。我来之前特意去京都的几个书院瞧过,学子们是好学,但是同时也有劣性子,粉红话茬张嘴就来的不少,还有的,专爱结契弟……”
竹清失笑,“你若早几日来还能瞧见,那些不安分的,被我赶走了。就是你口中爱结契弟的,爱攀龙附凤心思不在学习上的,通通不能留在这儿。”
英山伯惊诧了一瞬间,眼神复杂,在京都,从来没有山长敢把官宦子弟赶出去,一个不好,便牵一发而动全身,得罪了上下一竿子人。
可竹清却有此魄力,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你们的行为我不喜欢,书院也容不下你们,如此,你们就另寻书院读书去罢。
“这,你不怕赶走的是有天赋的?万一他将来入仕,仕途坦荡,要在背后搞你,你防不胜防。”英山伯一片肺腑之言,或许是曾经竹清救过她一命,她很看重竹清,便劝说道:“你虽然得太后的信任,但是如果你受了委屈,被人针对了,她老人家肯为你做主麽?会不会用你去平息臣子的怒火。”
“竹清,你出发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主子们,却未必领情。再则——”英山伯欲言又止,看四下无人,终究把心里话说出口了,“狡兔死走狗烹,你要为自己想一想。”
“我想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我都在思考后路怎麽走。”竹清望着花圃,那里正有几丛开得艳丽的牡丹花,争先恐后探出花枝,随风抖了抖,似是在回应竹清的眼神。
“不然你以为,为何我会不当尚宫了?”竹清与英山伯并肩走着,“避免受到伤害。到了这里,也许还是会有人瞧不起我,不过没关系,我会写信。”
“写信?”英山伯疑惑。
“是啊,写信。”竹清说,写信给陛下,告他们一状,对于陛下来说,除非是天纵奇才,不然他不缺臣子,又何必要用从大阳县出去的莫先应,文宾平,习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