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先生,我们要参加明年的春闱秋闱麽?”陈学恒询问,竹清颔首,“要,我会与先生们商议,给你们在最后半年强化一下,争取考个好名次。”
两年过去了,在碧桐书院就读的女学子们少了不少,能坚持下来的不过十来人,这其中竹清带来的陈学恒等人占了大半,她们没有父母,不受影响。那些有亲族的小娘子们大多扛不住压力,选择回家嫁人去了。
而能坚持下来的女子中,就有上官晚澄、上官晚音,甚至这俩人也非常出色,教先生们上心。
“山长,外头来了不少的百姓,想让孩子们入学呢,都等不及了。”夏衣进来禀报,“还有大河村的村民,也来了。”
大河村的村民现下都快后悔死了,前两年跟着村长一起反抗晖桐书院,不让孩子们免费上学,本来迫于村长家的秀才公,他们才不得不答应。可去年,那个秀才公惹了事,被夺了功名,这下子村长可压不住村民。
“能收俺们的的孩子麽?隔壁大山村的王婆子那家子,几个孩子都是在晖桐书院读书,听说大的两个,已经进入了碧桐书院,快要能科考了。”说这话的大娘悔得肠子都青了,晖桐书院真的不是祸害百姓,他们之前咋没发现?
“你这消息都落后了,俺去大山村走亲戚,听王婆子说,山长让她家的两个孩子明年参加县试,你说说,如果山长不是又把握,咋会让孩子去考?说不定明年,王婆子家就有秀才了。”
此话一出,更是引起一阵沸腾。你要说官老爷家出了举子,村民们也就感叹一下。可是要说同为村民的婆子家有了秀才,村长们可就坐不住了。
“咋还没出来,俺还带了黄瓜来,想着送给山长。”
“来了来了。”可惜出来的不是山长,不过是先生也行,失落的村民们收拾好心情,竖起耳朵听毕先生说话。
“……山长的意思就是这样,你们不要着急,我们会到每一个村子里去招生,至于在镇上住的人也不要觉得区别对待,这回我们会商量好,扩大招生范围……”毕先生说了两遍,那些得到保障的百姓终于舍得离开。
这些年来女子研究出甚麽发明、璋王又办了甚麽造福百姓的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