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他们好似心动了。”萧扶风说,“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
“心动很正常,这算是营销手段,一般商户用得比较多。”竹清自己就开了两个铺子,自然把这手段运用的得心应手。
真正去的人有十数人,大部分的百姓在集市摆摊便是谋生,轻易不能离开,且不知道能得多少银子呢,就这般前去不划算。
“我们也走。”
城北康安路,这儿比较僻静,尽头是一座朱门石狮的院子,此刻院子大开,门口摆放了几个摊子,上边拉了绳子,绳子上挂着好些题目,摊子上的人还对不认识字的百姓讲解,有人半信半疑,不料答出来后真的有银子!
“五十文钱,我得了五十。”一位老妇嚎着嗓子,她这样的老人,竟然也能挣银钱了。
竹清、莫知州与萧扶风在马车上看着人群,莫知州不自信,“这法子真的能行?”百姓们得了甜头之后,能逐步不抵触书院?
“宜州书院没有好名声,我们就作好名声出来。先是以小利小恩惠建立起他们的初步信任,再之后暗地里宣传新书院是不一样的,而且学子们上学也可以通过解答来获取银子,以利益诱之,总会有百姓心动的。入学一年后没有被退学的学子,能获得助学金,每人每年一两银子……”总的来说,根据宜州不差钱制定的计划就是用钱来让百姓放下戒备。
“最重要的是,我们书院要向百姓们保证,书院不许学子们随意出入,放假上学通通由书院的车夫接送……”竹清侃侃而谈,其实只要有一批学子入学了,并且勤奋好学,那麽百姓们也就不会害怕孩子会学坏,官府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
萧扶风补充道:“还有一点,官府要全程参与,向百姓们保证花船诗船上不能招待学子。”百姓们对于官府是又惧怕又追随,官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竹清视线落在院子上,这院子原本就打算用来当书院的,不过当年建成之后遇上了旁的事情,于是便搁置了,如今重新打扫干净用于招生,倒是不费功夫。
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康安路尽头的院子能赚银钱,甚至连一个老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