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帝国野战火炮无一不是钢铜复合炮管。需要指出的是,在1875年这个时间点上,青铜炮对奥军来说拥有便宜和耐久两大优点,且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专家都给予了乌哈尤斯设计的9cmfk.m75野战炮好评。
奥匈炮兵还认为,根据克尼格雷茨战役分析,火炮组员的素质比火炮本身的性能更加重要。
具体到野战炮的装备情况,哈布斯堡共有陆军在1914年共有42个野战炮兵团*(fkr)理论上是应该全部列装最新式的8cmfkm.5野战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俄军水平,但实际列装情况不到总数一半:每个炮兵团有两个炮兵营,其中只有第一个炮兵营装备了新式的m.5,第二个营全都在用老掉牙的9cmfk.m75炮!乌哈尤斯将军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炮会在陆军里“风靡”40年。奥地利人用普法战争时期的炮来打20世纪的仗,已极好的证明了该君主国虚弱不堪的经济状况和两会中的政治闹剧对军备的影响。
鲁道夫对奥匈的战备情况无可奈何,他同样也知道,在这种讨论中,无论观点多么正确,有力,令人信服。都无法让捉襟见肘的军费多出一个克朗。向在坐的各位叹息一声,“火炮是陆战之王,没有它,再好的士兵也打不了胜仗,唉。”
鲁道夫决定重视这个问题,他虽然只是一名年轻的陆军上尉,在帝国的总参谋部里人微言轻。可架不住他出生含着金钥匙,自己没有实权可认识的人,个个都是军界,政界的大腕。自己没有决定权,却有建议权。
几日之后,海滨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舞会,之所以没有选择纸醉金迷的维也纳,皆是因为这场舞会的主人是皇储斐迪南和他的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在维也纳宫廷,他们受够了非议。这种逃避,也酿成了吗明年萨拉热窝的惨剧。
因为皇储贵贱通婚,所以他妻子得不到大公妃的头衔和对待,在整个欧洲除了皇储的朋友威廉二世皇帝之外,他妻子都没有得到过皇家待遇。即使在柏林威廉二世皇帝为了能让斐迪南大公的妻子和他们同桌就餐也花了很大的心思才得以实现。所以1914年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皇储决心让他的妻子得到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家待遇,所以他带了妻子一同前往,于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鲁道夫作为皇储的好、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