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窘迫地将兵工厂的工人送上前线。
所有人都在关注战争,但后方的人不会知晓前线的残酷,直到有一天一封阵亡通知书寄来。
报纸是经过审核的,家信也是经过审查的。没有人能看到真相,特别是在胜利的情况下。
鲁道夫在办公室里看着报表,草拟着计划。皇储给予他了统一管理战时军备生产的权限,但具体到实处,还是需要更加细致的方针。
鲁道夫将计划交到军部,然后军部有转交到政府。中央下发了“全力保障军备生产”的命令。
鲁道夫召集了捷克工业部的官员和采购部门的军官。鲁道夫向工厂下了新的订单,命令他们采取分工,进行标准化和类型化生产。这样以来,不需要增加设备也不需要增加人力,就可大幅度提高产能。
鲁道夫还要求改进技术,简化生产流程,不必要的工艺一律节省。不过冲压技术还不成熟,只能在一些军需品上做文章。
在一些大型工厂,鲁道夫命令取消“工作站”制度,大力推行生产线。生产线虽然能提高生产效率,但需要更多的人手。
鲁道夫通过兵役,征集大量人手转入军工生产,同时,他还积极鼓励女性进入工厂工作。
为了保障生产,他调运了充足的粮食,以政府的名义额外补贴给参与劳动的民众。
万恶的资本家不会出钱,事实上,若不是看在订单的面子上,他们才不会让国家干涉生产。
利润率是他们的唯一准则,剩余价值是他们的唯一追求。
不过鲁道夫也很庆幸,这些资本家们同时也是贵族,他们被帝国所笼络,还是会听取命令的。
鲁道夫唯一感谢的是人民,虽然阶级不同,但不得不说,是他们创造了历史,体现了布拉格精神。
“最显著的布拉格特色之一是它不夸张。布拉格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大城市之一,但你不会在市中心发现高层建筑或凯旋门,那儿有许多宫殿,尽管里面富丽堂皇,却有着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外表,表面上看上去像军队的营房,比它实际所具的规模要小得多。他们建了许多中学、大学预科学和医院,却没有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