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书坛享有一定名誉,一些书法圈内人士,更是尊称为“南赵北蒋”。
南赵,就是赵永胜,至于北蒋,则是当初云徽电话联系的那位碑学大师,对于漆书也有很深厚的见解。
赵永胜没有回答身后人的话,而是继续在思索着这幅作品。这幅写在斗方上的作品,看上去更像是写书之人随意留下的墨宝。
斗方,是书画中的常见样式,通常都是四尺大宣对裁成两份,二尺长二尺宽的正方形尺幅,称之为大斗方;再将大斗方裁成一尺见方的正方形,称之为小品斗方,也就是赵永胜眼前这幅作品的样式。
赵永胜眉头拧在了一起,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他就没有挪开过目光。
“闻说绍兴黄酒好。”
七字成一列,字体清秀,看得出此人的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力透纸背,定是笔法了得之人。
“赵老师!”
赵永胜被打断了思绪,回过头有些小情绪地说道:“干什么?”
看到向来平易近人的赵永胜语气里带着些不厌烦,便有些结巴地说道:“哦,作品少了一张,是不是……”
“等等。”赵永胜回过头。
那人瞄了一眼,有些惊讶地看着赵永胜居然在提笔临摹这幅学生作品!
钟岳的行书用笔,师承琅琊王氏,加上对于书圣王羲之真迹玉简的临摹,如今行笔都是犹如鬼神之触。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人看了眼内容,“不伦不类的,打油诗吗,还是骈文?”
赵永胜笔顿在纸上,忽然回头怒喝道:“闭嘴!”
那人被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意思?不仅是他被吓了一跳,后边的不少在整理参赛作品的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走过来。
“赵老,发生了什么事?”
赵永胜拿着笔,长叹了口气,“老朽冲动了,莫怪。”
“啊?哦……没事,赵老师……”
赵永胜继续伏案临摹着。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