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清歌就利用这些庄子做实验田,等将来或许能帮上大忙呢。
……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庄子上的作物在不断的试错下有了稳定的进步,最多两年便可以传播给百姓耕种。
庄子上的事可以先放一边,不过两年冯翊郡所有有名的大儒都纷纷向何将军和何夫人言明教无可教了。
有一位从大儒起了爱才之心竟举荐清歌入白鹿山听学,何将军与何夫人听了是又喜又惊,喜的是女儿如此有出息,惊的是女儿第一次出远门,夫妻二人都有些不舍。
不过在清歌的坚持下还是同意了,只是何夫人忍不住将行李备的足足的,在清歌的阻止下都装了两大车,不知道的还以为搬家呢。
其实楼犇也有受到邀请,但被楼犇的大伯楼太傅以少年心性想出门游历沉淀几年给拦下了。
清歌听了这借口只想嗤笑一声,什么少年心性,整个楼家就没有比楼犇更少年老成的儿郎了。
本朝实行举荐为官制度,白鹿山的夫子更有代替家族举荐的权利,楼太傅这番作为不过是怕二房日后得势打压大房罢了。
楼犇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正因如此楼太傅为了自己的儿子,才更想打压他,屡屡想掐断楼犇入朝堂的念头,逼得楼犇小小年纪就心思深沉。
这般缜密的心思放在官场上是能如鱼得水的,清歌决定与楼犇合作一场,念在清歌如今才十岁,只要清歌六年内能帮助楼犇在朝堂上任职,日后无论发生何事,楼家二房与何家将同气连枝,互为依靠。
或许是这一世被清歌妖孽般的天资给打击惯了,楼犇如今也不要求多么高的官职,只能在京都城内任职即可,这一要求对清歌来说倒是不难。
至于清歌为什么帮忙呢?一个是起了爱才之心,也是因着何家与楼家二房多年的情谊考虑,再说了谁会拒绝朝堂上帮自己人多一些呢?
————
————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