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山下。易情爬上土岸,不安地远眺。清风在他指间缱绻了片刻,又散得无影无踪。他回望卫河,只见沙净烟笼,极目之处一片宁静。
易情猛地扭身,摸着黑往山上爬。阴风飒飒,虫鸣寥寥。他安慰自己,祝阴是灵鬼官,定是个命大的主儿。可一闭眼,他仿佛又见到祝阴倒于血泊中,不成人形。
他摸回了观中,山径上的戳灯皆没点,四处一片墨一样的漆黑。朔风干冷,林中送来枯败之气。易情摸出身上藏的铜钱,用宝术“形诸笔墨”画了火折子。
跑过寮房时,他忽觉不对,停下脚步。不祥的预感在心中酝酿,他走到墙边漂满浮萍的水缸里,颤着手往缸中探去。水如冰寒凉,他摸到了柔软的藻荇,还有——
—— 一只手。
刹那间,他寒毛卓竖,战栗之情铺天盖地翻涌而来。雨变大了,他像被躁乱雨点捶打的一面破鼓,自口里发出泣不成声的悲鸣。他知道为何观中不曾点灯,本该守门的迷阵子又在何处了。他许久不曾回观,竟不知观中诸人活得有千般苦楚。
与十年前的惨景一般,荒年降临,迷阵子溺毙在了水缸之中。
他丧魂落魄地迈起了步子,几度跌倒在荒草乱石中。上山前向天穿道长求援之想已然烟消云散,一个念头不住地在心中打转:师父如今可好?她又在何处?
他在凄暗的夜幕里狂奔,一切皆似一个他已做过千百回的噩梦。突然间,他望见了师父的斋房,支摘窗里透出一点如豆的火光。
“师父!”
易情突而欣喜若狂,向着那火光奔去。师父向来神通广大,再遇凶年,定也能安然无恙。
此时的他却全然不知,他如一只扑火飞蛾,终究会引火烧身。
奔到窗前,他急不可耐,一迭声地叫了几声“师父”,可却无人应答。透过步步锦的窗格子一看,一张桐油木桌贴在墙边,其上搁着一支鼠毫笔,几张黄麻纸,师父方才似在写信。
师父的信。
易情的心忽而一沉,他眯眼望去,没望清字迹,脑海里却突地一响,如有重重迷雾就此拨开。他曾阅过此信的,在十年前,在师父的尸首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