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工作。”
常乐乐:“国际组织是什么?联合国?”
杨枝:“差不多。”
“你们也太有理想了,”常乐乐嘿嘿一乐,“我没有想做的工作,但是我特别想娶一个漂亮的老婆,非常非常漂亮的那种。”
三个女生觉得无聊,只有慕留低声笑了出来。
常乐乐不服气,对慕留说道:“你笑什么,笑我把咱们所有男生的梦想说出来了?”
慕留摇头,“我笑,是因为我们四个在聊天,你像是对着四尊佛许愿。”
常乐乐:“……那你以后想干什么?”
“工作不一定,”慕留瞧向右边,“但是性质和杨枝应该差不多,想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
历史老师拍了拍手,叫停了小组讨论,他手指一点,又选了杨枝这个组来回答问题。
这次讨论的是一道简答题,晚清期间,大部分的进口货物销售网都由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把控,他们需要分析原因。
江珠又站了起来,“我们总结出了四点原因,第一点是——”
“好的,”历史老师打断了江珠,“正好四点原因是吗?那江珠你坐下吧,我看你们组除了你正好四个人,那就一个人说一个点吧,从旁边这位同学开始?”
班里发出了细碎的笑声,老师明摆着要难为人。
江珠转过头,看了这四个人一眼,脸上写着“好自为之”,坐下了。
四个人的心不同程度地凉了。
杨枝飞快地读着屏幕上的材料,硬着头皮站了起来,答道:“因为中国商人的民族意识很强,不想把经销网络交给外国人。”
老师点头,“说得很对,下一个同学继续,慕留。”
杨枝逃过一劫,右手边的慕留站得也很利索,说的话像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晚清期间,中国维持着传统的经济模式,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材料中写道,外商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和中国本土的经济产品有重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本土经济的抵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