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今日格外热闹,百姓们都聚在这边,一边是排队捐款,另外一边围个圈看热闹。
“江南遭逢此天灾,百姓流离失所,本太子心中悲痛万分……是以决定今日起,太子府一应用度从简,拿出一万两银子聊表心意。
本太子已经向父皇上奏,愿亲赴水灾最严重城镇,亲自监督,妥善安置百姓,将他们的痛苦降到最低。
虽洪水无情,但相信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度过难关。”
楚文帝对这次捐款十分重视,他未能亲自出面,皇子们都来了。
楚洺作为太子,应当身先士卒做个表率,他第一个站出来,捐了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就算是大户人家,都很难一时间筹集一万两银子。
就算拿出来,也不敢捐这么多,不知道背后要被怎么议论。
尤其是那些当官的人家,更是不敢。
真要拿出这么多银子,该怎么解释银子是从哪来的?
楚洺也是仔细思考,跟谋士商量后才决定拿出一万两银子来。
他作为太子,接受的赏赐多,可以解释这一万两银子。这次江南水灾,正是他在百姓中谋求好名声的最好时机。
百姓越拥戴他,就越容易坐上那个位子。
当然,他更想做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可惜不是他。
“好。”
“太子说的好。”
“大家同心,一定可以帮助江南度过这个难关。”
“殿下当真做到了忧国者不顾其身。”
“今日后,我一定要作一首赋称赞太子。”
“太子心怀天下,是我大楚之福气。”
楚洺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令百姓称赞,很多读书人双眸放光,恨不得当下作诗称赞。太子有如此德行,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也是他们的福气。
有哪个读书人不想辅佐一代明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